弘法影音

首頁 弘法影音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簡稱《法華經》, 在古印度、尼泊爾等地長期流行。在克什米爾、尼泊爾和中國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種梵文版本,分為尼泊爾體系、克什米爾體系(基爾基特)和新疆體系。尼泊爾體系版本約為11世紀後作品,保持完整,已出版5種校訂本。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用珂羅版彩色複制出版了由尼泊爾傳入、珍藏于西藏薩迦寺的法華經。 《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說教,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
視頻列表

“妙法蓮華經”佛經講座

妙法蓮華經各品大意二十八品大綱

序品第一 (大綱)

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為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大衆。及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于無量義處三昧。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見彼土現在諸佛菩薩摩诃薩。行菩薩道。複見諸佛般涅槃者。彌勒菩薩問文殊師利法王子。文殊師利說過去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為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妙光菩薩教日月燈明佛八子妙法蓮華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然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即彌勒)。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品上接無量義經,透過彌勒菩薩一問,開啟佛說妙法蓮華經的序幕)

方便品第二 (大綱) (神通示現,說法因緣)

舍利弗踴躍歡喜問佛因何現如是瑞相神通?佛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禅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并兩次制止舍利弗詢問,并說:“止,止,不須複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疑”。舍利弗三請後,佛說:“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谛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别解說。”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佛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欲令衆生開佛知見故。欲令衆生悟佛知見故。欲令衆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于世。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以一佛乘故,為衆生說法,無有餘乘,一切三世十方諸佛,法亦如是。知諸衆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諸佛出于五濁惡世,劫濁亂時,衆生垢重,悭貪嫉妒,成就諸不善根故,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說三。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複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譬喻品第三 (大綱) (佛舉三車引出火宅例)

佛為舍利弗說大乘妙法蓮華經,并為其受記将來當得作佛,号華光如來。舍利弗因在會的有學無學,未解二乘涅槃與菩提之分别,故代問如來,佛則舉出以下例子:

有财富無量的大長者,其家廣大火起,數十諸子,于火宅内樂着嬉戲,爾時長者施計告之,有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宜速出來,選擇取之。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争出火宅。長者見諸子出火宅、各賜等一大白牛車,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仆從、而侍衛之。

亦如如來,是一切世間之父。為度三界火宅如子衆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暗蔽、三毒之火,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濟衆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以無漏根、力、覺、道、禅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隐快樂。若有衆生,内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于火宅。若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于火宅。若有衆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衆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诃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于火宅。當知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說三。”

信解品第四 (大綱) (窮子得父寶譬喻)

慧命須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葉。摩诃目犍連。信解佛語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自謂已得涅槃。不複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念空無相無作。于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衆生。心不喜樂。更說譬喻如幼稚兒。舍父逃逝。年既長大。加複窮困。其父大富。知窮子志意下劣。密遣使者雇兒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父知将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衆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志。臨欲終時。而命其子。并會親族齊集。即自宣言。此是我子。我之所生。舍吾逃走。辛苦五十餘年。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着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于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以為大得。于此大乘無有志求。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于此經中唯說一乘。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藥草喻品第五 (大綱) (佛法如雨潤草)

世尊告摩诃迦葉及諸大弟子。如來是諸法之王。知一切諸法之所歸趣。亦知一切衆生深心所行。通達無礙。又于諸法究盡明了。示諸衆生一切智慧。觀諸衆生諸根利鈍精進懈怠。随而說法。令快得歡喜善利。得生善處。教授道法。令離障礙。漸得入道。如大雲雨于一切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如其種性。具足蒙潤各得生長。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至于一切種智。唯有如來。知此衆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雲何念。雲何思。雲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衆生住于種種之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了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佛知是已。觀衆生心欲而将護之。是故不即為說一切種智。佛所說法 亦如大雲 以一味雨。潤于人華。各得成實。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衆。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

授記品第六 (大綱) (佛為弟子受記作佛)

佛為弟子摩诃迦葉、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诃迦栴延等受記!

摩诃迦葉将來成佛。名曰光明如來。國名光德,劫名大莊嚴。

須菩提将來成佛。号曰名相如來。劫名有寶。國名寶生。

大迦旃延将來成佛。号曰閻浮那提金光如來。

大目犍連将來成佛。号曰多摩羅跋栴檀香如來。劫名喜滿,國名意樂。

化城喻品第七 (大綱)

(大通智勝佛,十六菩薩子,樂說妙法蓮華經,以化城攝二乘人,引入大乘無上菩提)

佛告諸比丘過去有佛,名大通智勝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六種震動,佛壽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有十六子,與十方各五百萬億諸佛世界諸梵天王禮贊供養佛已,勸請世尊轉于法輪。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生相滅相之法。

六百萬億那由他人,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第二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衆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衆、無量無邊不可稱數。

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為沙彌,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說是大乘妙法蓮華經、教菩薩法。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誦通利。佛于八千劫,說是經已,即入靜室,時十六菩薩沙彌,各升法座,為四部衆、廣說分别妙法華經,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衆生,示教、利喜,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從三昧起,普告大衆:“是十六菩薩沙彌、甚為稀有,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無量千萬億數諸佛。常修梵行,受持佛智,開示衆生、令入其中。汝等能信是十六菩薩所說經法、受持不毀者,是人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之慧。”

佛告諸比丘:“彼佛弟子十六沙彌,今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于十方國土、現在說法,有無量百千萬億菩薩、聲聞、以為眷屬。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怖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于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等為沙彌時,常教化無量恒河沙等衆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是如來智慧,難信難解。我滅度後,複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滅度想,當入涅槃。我于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惟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除諸如來方便說法。”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衆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衆,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惟一佛乘得滅度耳。比丘當知,如來方便、深入衆生之性,如其志樂小法,深著五欲,為是等故、說于涅槃,是人若聞,則便信受。”

“譬如五百由旬險難惡道,曠絕無人、怖畏之處,若有多衆,欲過此道、至珍寶處。有一導師,聰慧明達,善知險道通塞之相,将導衆人,欲過此難。所将人衆、中路懈退,白導師言:‘我等疲極、而複怖畏,不能複進,前路猶遠,今欲退還。’導師多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雲何舍大珍寶而欲退還。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險道中,過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衆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還。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寶所,亦可得去。’是時疲極之衆、心大歡喜,歎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惡道,快得安隐。’于是衆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爾時導師,知此人衆既得止息,無複疲倦。即滅化城,語衆人言:‘汝等去來,寶處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為止息耳。’”

“諸比丘,如來亦複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衆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衆生住于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于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大綱) (佛再為弟子受記作佛)

爾時佛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說法人中、最為第一。非但能護持助宣我法,亦于過去九十億諸佛所、護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說法人中、亦最第一。亦于七佛說法人中、而得第一,于賢劫中當來諸佛、說法人中,亦複第一,而皆護持、助宣佛法。亦于未來、護持助宣無量無邊諸佛之法,教化饒益無量衆生,令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淨佛土故,常勤精進、教化衆生,漸漸具足菩薩之道。過無量阿僧祇劫,當于此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來。”

佛再告摩诃迦葉:“是千二百阿羅漢,我今當現前次第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薩記。于此衆中,我大弟子憍陳如比丘,當供養六萬二千億佛,然後得成為佛,号曰普明如來。其五百阿羅漢、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迦留陀夷、優陀夷、阿冕樓馱、離婆多、劫賓那、薄拘羅、周陀、莎伽陀、等,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盡同一号,名曰普明。”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大綱) (佛繼續為弟子受記作佛)

爾時佛告阿難:“汝于來世,當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護持法藏,然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教化二十千萬億恒河沙諸菩薩等,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名常立勝幡。佛告八千新發意菩薩:“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于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常樂多聞,我常勤精進。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難護持我法,亦護将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諸菩薩衆,其本願如是,故獲斯記。”

爾時佛告羅侯羅:“汝于來世、當得作佛,号蹈七寶華如來。當供養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常為諸佛而作長子,猶如今也。是蹈七寶華佛,國土莊嚴,壽命劫數,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來無異,亦為此佛而作長子。過是已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見學無學二千人,其意柔軟,寂然清淨,一心觀佛。佛告阿難:“汝見是學無學二千人否。唯、然,已見。”“阿難,是諸人等,當供養五十世界微塵數諸佛如來,恭敬、尊重,護持法藏。末後、同時于十方國、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寶相如來。壽命一劫。”

法師品第十 (大綱)

(佛教藥王菩薩及大衆應贊歎禮敬供養及依法華經修行的菩薩)

世尊告藥王菩薩,一切大衆等,于佛前、或如來滅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佛必授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愍衆生故,生此人間。于未來世、必得作佛。一切世間應以如來供養而供養之。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此法華經、最為難信難解。此經是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從昔已來,未曾顯說此經,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為四衆說是法華經者,應入如來大慈悲室,著如來柔和忍辱衣,坐如來法空座,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衆、廣說是法華經。”

見寶塔品第十一 (大綱) (多寶如來坐七寶塔從地湧出)

久已入滅多寶如來坐七寶塔從地湧出,為聽法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東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五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釋迦牟尼分身諸佛齊集此界,釋迦牟尼佛、以右指開七寶塔戶,即時一切衆會,皆見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以大音聲、普告四衆。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華經、付囑有在。”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大綱) (佛贊提婆達多是大善知識,文殊所化八歲龍女速得成佛)

佛于大衆說過去曾為大王,得提婆達多曾以仙人之身為說妙法蓮華經,令今佛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衆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并授記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号曰天王如來。

于時釋迦牟尼佛告多寶世尊所從智積菩薩與文殊師利,論說妙法。爾時文殊師利、從于大海娑竭羅龍宮,坐千葉蓮華,自然湧出,住虛空中,詣靈鹫山,頭面敬禮二世尊足。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往龍宮,所化幾何衆生?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湧出,詣靈鹫山,住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恒為宣說妙法華經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智積問文殊師利,頗有衆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否?文殊師利言有裟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衆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達諸法,于刹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衆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智積菩薩不信此女于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于前,頭面禮敬,以偈贊佛。

時舍利弗亦不信龍女雲何能女身速得成佛?時龍女持一寶珠供佛。佛即受之。龍女向智積菩薩、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複速于此。”當時衆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普為十方一切衆生、演說妙法。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衆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衆生、得受道記,娑婆世界、三千衆生住不退地、三千衆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衆會,默然信受。

妙法蓮華經勸持品第十三 (大綱)

(佛複為五百阿羅漢、有學無學、姨母、耶輸陀羅相繼受記)

藥王菩薩摩诃薩、及大樂說菩薩摩诃薩、與二萬菩薩眷屬俱,發誓守護此經。

爾時衆中五百阿羅漢、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羅侯羅母耶輸陀羅相繼受記。

爾時八十萬億那由他諸阿惟越緻菩薩摩诃薩皆發誓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衆生受持、讀誦、書寫此經,解說其義,如法修行。

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大綱) (佛說菩薩行處及親近處,能為衆生演說是經。)

菩薩摩诃薩行處:(柔和忍辱般若行)

若菩薩摩诃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複于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薩摩诃薩行處。”

菩薩摩诃薩親近處:

菩薩摩诃薩不親近攀附權力,不親近諸外道,惡論者,兇戲變現之戲,屠夫惡人,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說法無所希望。又不親近求聲聞四衆,亦不問訊。不共住止。随宜說法,無所希求。

初親近處

菩薩摩诃薩不應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亦複不近五種不男之人,若有因緣須獨入他家,或為女人說法時,但一心念佛,為法猶不親厚。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亦不樂與同師。常好坐禅,在于閑處、修攝其心。

第二親近處

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本來空(皆幻化),如實相,一切語言道斷。雖度無量無邊如幻衆生,但無染無礙,樂觀如是法相。

第三安樂行

若說法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亦不輕慢諸餘法師及聲聞人,不說其好惡長短,亦不稱名贊歎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

對受持讀誦斯經典者,無懷嫉妒谄诳之心,無輕罵學佛道者,論其長短。若有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說:‘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又不應戲論諸法。當于一切衆生、起大悲想,于諸如來、起慈父想,于諸菩薩、起大師想,于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于一切衆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

菩薩摩诃薩,于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衆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贊歎。

第四安樂行

菩薩摩诃薩持是法華經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薩人中、生大悲心,應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領一切非大乘人,令得住是法中。’是菩薩摩诃薩成就此第四法者,說是法時,無有過失,常為大衆等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天為聽法故,亦常随侍衛護,能令聽者皆得歡喜。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神力所護。

此法華經,諸佛如來秘密之藏,亦如轉輪聖王髻中明珠,不妄與人。此經是諸如來第一之說,于諸說中、最為甚深,末後賜與,如彼強力之王、久護明珠,今乃與之。此經能令衆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間、多怨難信,先所未說,而今說之。

妙法蓮華經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大綱)

(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诃薩從地湧出,彌勒問佛因緣。)

爾時他方過八恒河沙數國土諸來菩薩摩诃薩發願當于此土廣為大衆說是經典,佛止,并說自有六萬恒河沙等菩薩摩诃薩,一一菩薩、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能于我滅後、護持讀誦廣說此經。是時,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诃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同時湧出,無量無邊,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以諸菩薩種種贊法、而贊于佛,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衆謂如半日。爾時菩薩衆中、有四上首導師,一、名上行,二、名無邊行,三、名淨行,四、名安立行,問訊世尊。

爾時彌勒菩薩及大衆,及釋迦牟尼分身諸佛侍者、皆之生疑心,彌勒問佛,諸大衆菩薩,以何因緣集。世尊告諸大衆,是無量無數諸大菩薩摩诃薩,是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虛空中住,于諸經典,讀誦通利,思惟分别、正憶念,常樂靜處、勤行精進,常樂深智,無有障礙、于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爾時心生疑惑,怪未曾有,雲何世尊于少時間、教化如是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即白佛言:“世尊,如來為太子時,出于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于道場,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是已來,始過四十餘年,世尊,雲何于此少時、大作佛事,以佛勢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無量大菩薩衆、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佛解說。

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大綱) (佛對大衆說如來壽量無量無邊)

爾時、佛三告諸菩薩及一切大衆:“諸善男子,汝等當信解如來誠谛之語。汝等谛聽,如來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于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于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衆生。于是中間,我說燃燈佛等,又複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我以佛眼、觀諸善根衆生,諸根利鈍,随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年紀大小,亦複現言、當入涅槃,又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能令衆生發歡喜心。諸善男子,如來見諸衆生、樂于小法,德薄垢重者,為是人說,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實成佛已來、久遠若斯,但以方便、教化衆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衆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衆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别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幹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複倍上數。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衆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于憶想妄見網中,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衆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于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于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佛更舉良醫慈父為救中毒兒子們的例子,慈父雖配美味良藥,孝兒即服,失心諸子,毒氣深入,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父設方便令服此藥。複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瘥。’失心諸子,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鹹使見之。”

所以者何。于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作是教已,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舍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複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瘥,尋便來歸,鹹使見之。”如來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衆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妙法蓮華經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大綱) (佛對彌勒菩薩說聞如來壽量得無量無邊功德)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如來說壽命長遠時,無量恒河沙衆生、得無生法忍,或得聞持陀羅尼門,或得樂說無礙辯才,或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或能轉不退法輪,或八生、四生、三生、二生、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其有衆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屍羅波羅蜜、羼提波羅密、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若聞是經,起随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為已起塔,供養衆僧,則為于無量千萬億劫供養佛舍利已。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供養贊歎聲聞衆僧,贊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随義解說此法華經,複能清淨持戒,柔和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當知是人、已趨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妙法蓮華經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大綱) (佛說随喜法華經得無量無邊功德)

佛說若有人展轉說法華經至五十人,其第五十人所得功德,亦遠勝有人以一切珍寶資具,滿足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一切衆生,更使一一證無漏阿羅漢所得功德,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最初聞而随喜者。須臾聽受,緣是功德,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辇輿,及乘天宮。若于講法處坐,見有人來,若分座令坐,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若勸人共聽,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無有醜陋殘缺,面貌圓滿,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勸于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于大衆、為人分别如說修行?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大綱) (佛說宣揚法華經所得功德)

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诃薩: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法華經,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以清淨眼根,悉知悉見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一切衆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

以清淨耳根,悉聞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内外種種語言音聲,皆悉聞知,如是分别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以清淨鼻根,聞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種種諸香,上至有頂、諸天身香,及聲聞香、辟支佛香、菩薩香、諸佛身香,亦皆遙聞,知其所在。

以清淨舌根,使一切味道,皆成上味,如天甘露。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

以清淨身根,如淨琉璃,衆生喜見。上至有頂之天,下及所有衆生,悉于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于身中現其色像。

以清淨意根,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于一句一偈能說一月至于一歲,諸所說法,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洞悉六趣衆生,心之所行,雖未得無漏智慧,其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大綱) (佛說常不輕菩薩事迹)

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诃薩,若有惡口、毀罵诽謗持法華經者,獲無量無邊大罪報。過去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正法滅後,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佛之化現),凡有所見四衆修行人,皆悉禮拜贊歎當得作佛。時四衆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言:“你這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更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而此常不輕菩薩比丘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于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是比丘臨欲終時,于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根清淨。得是六根清淨已,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于時四衆見其得大神通力、樂說辯才力、大善寂力,聞其所說,皆信伏随從。是菩薩複化千萬億衆,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命終之後,得值二千億佛,皆号日月燈明,于其法中、說是法華經,以是因緣,複值二千億佛,同号雲自在燈王,于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為諸四衆說此經典故,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于四衆中說法,心無所畏。時彼增上慢四衆,以瞋恚意、輕賤常不輕菩薩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于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複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當知是法華經,大饒益諸菩薩摩诃薩,能令至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諸菩薩摩诃薩、于如來滅後,常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是經。

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大綱) (如來神力衛護宣揚此經)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從地湧出菩薩摩诃薩皆于佛前發願于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佛即現大神力,出廣長舌,放無量無數光,遍照十方世界。

爾時世尊于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诃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衆前,現上至梵世,一切毛孔、衆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複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并告上行等菩薩大衆:“諸佛神力,無量無邊,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所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經、宣示顯說。是故汝等于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當知即是道場,諸佛于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于此、轉于法輪,諸佛于此、而般涅槃。”

妙法蓮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 (大綱) (如來神力衛護宣揚此經)

爾時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現大神力付囑,以右手三摩無量菩薩摩诃薩頂,三作是言:“我于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衆生、普得聞知。所以者何。如來有大慈悲,無諸悭吝,亦無所畏,能與衆生、佛之智慧、如來智慧、自然智慧,如來是一切衆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随學如來之法,勿生悭吝,于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衆生不信受者,當于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時諸菩薩摩诃薩聞佛作是說已,皆大歡喜、遍滿其身,益加恭敬,屈躬、低頭、合掌向佛,三反俱發聲言:“如世尊敕,當具奉行,唯然,世尊,願不有慮。”爾時釋迦牟尼佛令十方來諸分身佛、各還本土,十方無量分身諸佛、坐寶樹下師子座上者,及多寶佛,并上行等無邊阿僧祇菩薩大衆,舍利弗等聲聞四衆,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妙法蓮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大綱) (如來說藥王菩薩本事因緣)

爾時宿王華菩薩問佛,藥王菩薩雲何遊于娑婆世界,及過去修行的事迹。

佛告宿王華菩薩:“過去日月淨明德如來,為一切諸聲聞衆、及衆菩薩、說法華經。是一切衆生喜見菩薩,樂習苦行,一心求佛,得現一切色身三昧。于虛空中、雨勝妙華滿虛空中供養佛。複自燃身,供養日月淨明德佛。命終複生日月淨明德佛國中,于淨德王家、結跏趺坐,忽然化生,得解一切衆生語言陀羅尼,複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等偈。時日月淨明德佛當般涅,以佛法、諸菩薩、大弟子,并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三千大千七寶世界、諸寶樹、寶台、及給侍諸天、悉付于一切衆生喜見菩薩,于夜後分、入于涅槃。

時一切衆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莊嚴,垂諸幡蓋,懸衆寶鈴。複更作供養,即于八萬四千塔前,燃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令無數求聲聞衆、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并于大衆中立此誓言:‘我舍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複如故。’作是誓已,自然還複。一切衆生喜見菩薩,即今藥王菩薩是也。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諸水之中,海為第一,此法華經、亦複如是,于諸如來所說經中,最為深大。一切聲聞辟支佛中,菩薩為第一,此經亦複如是,于一切諸經法中、最為第一。如佛為諸法王,此經亦複如是,諸經中王。此經能救一切衆生者,能令一切衆生離諸苦惱,能大饒益一切衆生,充滿其願。此法華經能令衆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若人得聞此法華經,若自書,若使人書,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籌量多少,不得其邊。不受女身,聞是經典,如說修行,于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以是清淨眼根,見七百萬二千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如來。諸佛共贊,宿王華,汝于佛滅度後、後五百歲中,廣宣流布于閻浮提。”

多寶如來、于寶塔中贊宿王華菩薩言:“善哉、善哉,宿王華,汝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乃能問釋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無量一切衆生。”

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第二十四 (大綱) (如來說妙音菩薩菩薩本事因緣)

釋迦牟尼佛放眉間白毫相大光明,遍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其中淨華宿王智如來、一切淨光莊嚴國中,有妙音菩薩,植衆德本,親近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百千萬億恒河沙等諸大三昧。釋迦牟尼佛光照其身,即往詣娑婆世界,禮拜、親近、供養、釋迦牟尼佛,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諸菩薩。于是不起于座,身不動搖,而入三昧,以三昧力,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其面貌端正,身真金色,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以價值百千璎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問訊世尊。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并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爾時華德問佛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佛說:“過去有雲雷音王佛,妙音菩薩于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缽,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恒河沙等百千萬億那由他佛。其身在此,能現種種身,處處為諸衆生說是法華經,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衆生者,種種變化現身,為諸衆生說是經典,令一切衆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複如是,随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華德,妙音菩薩摩诃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華德,妙音菩薩住現一切色身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衆生。”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此娑婆世界無量菩薩,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及陀羅尼。

爾時妙音菩薩摩诃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大綱) (如來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問佛:“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衆生衆難。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離瞋,離癡。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号。若有人受持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飲食、衣服、卧具、醫藥,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号,乃至一時禮拜供養,得福正等無異,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觀世音菩薩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為施無畏者。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無盡意菩薩即解頸衆寶珠璎珞供養觀世音菩薩,爾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衆,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說是普門品時,衆中八萬四千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妙法蓮華經陀羅尼品第二十六 (大綱) (菩薩說陀羅尼守護法華經)

爾時藥王菩薩說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所說陀羅尼,守護受持法華經者。

爾時勇施菩薩說恒河沙等諸佛所說陀羅尼神咒,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

爾時毗沙門天王說神咒、擁護法師,亦親自當擁護持是經者,令百由旬内、無諸衰患。

爾時持國天王亦以四十二億諸佛所說陀羅尼神咒、擁護持法華經者。”

爾時有十羅刹女,與鬼子母、并其子、及眷屬,俱詣佛所,說咒擁護讀誦受持法華經者,除其衰患。

說是陀羅尼品時,六萬八千人、得無生法忍。

妙法蓮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大綱) (佛說妙莊嚴王本事)

爾時佛告諸大衆,過往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國名光明莊嚴,劫名喜見。國中有名妙莊嚴王,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四谛十度,慈悲喜舍,及諸三昧,皆悉明了通達。其父信受外道,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湧在虛空,現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時父見子神力,心大歡喜,得未曾有,亦欲見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于是二子求母許其出家。彼時妙莊嚴王後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淨眼菩薩、于法華三昧、久已通達,淨藏菩薩、已于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欲令一切衆生離諸惡趣故。其王夫人、得諸佛集三昧,能知諸佛秘密之藏。二子如是以方便力、善化其父,令心信解,好樂佛法。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衆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于我前合掌立否。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号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羅樹王佛,有無量菩薩衆、及無量聲聞,其國平正,功德如是。’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并諸眷屬,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于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過是已後,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即升虛空,而白佛言:‘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以神通變化、轉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見世尊。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識,為欲發起宿世善根,饒益我故,來生我家。’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如是、如是,大王,如汝所言,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恒河沙諸佛,親近恭敬,于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衆生,令住正見。’

佛告大衆,妙莊嚴王,即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已于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植衆德本,成就不可思議諸善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佛說是妙莊嚴王本事品時,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于諸法中、得法眼淨。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大綱) (普賢菩薩勸發品 )

爾時普賢菩薩于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衆、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為說善男子、善女人,于如來滅後,雲何能得是法華經?”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衆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衆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爾時普賢菩薩發願守護受持是經典者:“我當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衆、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是人思惟此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複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 若後濁惡世中,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于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衆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複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

即于佛前而說此陀羅尼咒并說:“若有受持法華經、行閻浮提者,當知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于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我今以神通力守護是經,于如來滅後、閻浮提内,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爾時釋迦牟尼佛稱贊普賢,護助是經,佛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複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衆中、師子法座上。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恒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首頁佛學道場弘法影音佛學提問我的